意昂(中国)官方平台渔业协会
标签arclist报错:指定属性 typeid 的栏目ID不存在。
分支机构
跟着鱼走看到无数过去的、现实的和未来的渔业景象
发布时间:2024-10-16 10:31
  |  
阅读量:
  |  
作者:
小编

  10月10日,《逐梦远洋》首发式暨座谈会在浙江定海举行。作家来其走遍海岛各个角落,采访数百人,由此开启他的海洋叙事。他表示从定海远洋渔业小镇,看到了它所承载的历史重要一页,透过它看到中国远洋渔业,无数过去的、现实的和未来的渔业景象。

  作家来其长篇报告文学《逐梦远洋》以舟山远洋渔业基地和定海远洋渔业小镇为背景,通过对舟山近海和远洋渔业兴衰发展的记叙,深入反映几代渔民的光荣与梦想,生动演绎从“人定胜天,竭泽而渔”到“人海和谐,休渔护海”的思想发展轨迹,讲述关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故事。

  10月10日,《逐梦远洋》首发式暨座谈会在浙江定海举行。浙江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叶彤,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郑英龙等出席会议。叶彤在致辞中表示:《逐梦远洋》从渔业角度出发,以小见大、以微见著,是一部时代价值、科普价值、文学价值兼备的好书。

  来其走遍海岛各个角落,采访数百人,由此开启他的海洋叙事,他表示从定海远洋渔业小镇,看到了它所承载的历史重要一页,透过它看到中国远洋渔业,无数过去的、现实的和未来的渔业景象。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徐剑指出书名一定程度上会让读者产生误解,比起“逐梦远洋”这般宏大的角度,这本书的亮点其实更在于作者以小视角写大海洋,岱衢渔场一条黄鱼、一条马面鲀、一只活蟹、甚至一只小虾米都写得细致入微。而他认为作者的批判反思精神同样重要,“虽颂犹剌,虽歌犹思。书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构成一种对应和互文关系,体现了来其作为一个写者对大海的敬畏和悲悯。”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丁晓原则从阅读者的角度出发,他认为书里写到的异域殊景,如在白令海、鄂霍茨克海捕鳕鱼时的遇险等,为读者打开新的时空视窗,陌生化的描述能激发起阅读的兴趣。他也欣赏作者的反思精神,作品注重人的作为、人的精神性格的表现。他表示生态写作是近期报告文学的创作热点,《逐梦远洋》很好地展现了人与海洋的依存关系。

  “只有年年有余,才能年年有鱼。”该书的最后一句话体现了作者深深的写作愿景,作者还写道:“在浩瀚无垠的海洋世界,海洋生物有着自身繁衍和进化的规律,人类只有不违背这种规律才能与它们和谐共生。如果人类酷渔滥捕,它们在强大的人类面前或许只能悲怆退场,但人类渔业的繁华也会随之落尽。”

  这种书写唤起了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陆春祥的共感,他表示:“我读《逐梦远洋》,内心一直有一种隐隐的痛感。这种痛感,大半为鱼而生发,小半也为依靠大海而生存的渔民。”他关注叙事细节,在他看来,“鱼是会哭的”一句话串联了书的前半部分,特别是大、小黄鱼如何一步步灭绝读来尤为让人心惊。“《逐梦远洋》中那一望无际的海洋,也是人类共同的无限辽阔的绿色疆域,它同样需要我们精心呵护,取之有度。人类应该从以往的伤痛中长记性。”

  “是一部大生态纪实文学。”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曹启文如此定义《逐梦远洋》,在他看来,所谓大生态,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未来”“人与自身”所构成种种关系。他指出作为文学作品而言,要做到微观里有宏观,感性中见理性,故事里有事件,现实里见历史,细节中有整体,形象里有思想,并且将这些自然而然融合在一起,这是需要本事的,是由作家综合素养决定的。他进一步说道:“跟着一条鱼去做世界渔民,人跟着鱼走,来其为我们展现了这种可能性。

  从作品出发,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伍斌尤其指出《逐梦远洋》的文学性不可替代,“《逐梦远洋》是建立在鲜明的在地性、艰辛的调研性、巨细的样本性基础上的书写。”作者犹如一位讲书人,开篇即写道:“对舟山渔民走向远洋的叙述,我想从两种古老的海洋生物开始。”来其的身位是贴地的,甚至是掘地三尺的,他以文学性完成了对一个产业的叙事。“它不仅在同类题材的宏阔度、历史开合度上很少有,而且在对文本的文学属性、生命灵性的观照方面站上了一个经得起考验的高度。”伍斌也提醒说道非虚构作家在处理材料时不应仅局限于个人经验里,作家更应是一位行走者、思想者与前瞻者。

  研讨会由浙江省作家协会作为指导单位,舟山市文联、定海区委宣传部、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联合主办。张国云、许彤、周维强、郑翔、朱晓军、赵宗彪、沈娴等作家、评论家、编辑出席活动。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本文由:意昂(中国)官方平台渔业协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