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中国)官方平台渔业协会
标签arclist报错:指定属性 typeid 的栏目ID不存在。
共谋水产种业振兴!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种业分会成立大会暨中国论坛在青岛召开
发布时间:2024-06-22 19:06
  |  
阅读量:
  |  
作者:
小编

  为提升我国新时代水产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稳固水产养殖发展根基,优化行业资源,加强行业自律,实现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12月18日,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水产种业分会成立大会暨中国水产种业论坛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

  本次会议得到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藻类产业技术体系、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的大力支持。会议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主办,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水产种业分会承办。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一级巡视员李书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院长包振民,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桂建芳,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陈松林,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郭鹏,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局长焦明伟等领导嘉宾出席会议。来自全国各个地方渔业主管部门、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媒体等代表150多人参会。大会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执行秘书长王雪光主持。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一级巡视员李书民在视频致辞中介绍,水产种业是养殖业发展的基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种业振兴工作并作出重要部署。今年10月,农业农村部在青岛组织召开了全国水产种业振兴行动工作推进会,全面开展种业科技创新、种业企业扶优、种业基地建设等工作。在政府支持下,在产、学、研等各方力量共同努力下,中国水产种业正在向现代种业方向迈进。目前,我国水产种业面临种质资源家底不清、种质资源保护基础较弱、育种创新能力不足、种源引进受制、龙头企业不强、产学研组织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行业需要一个产学研共同参与的合作平台。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水产种业分会的成立,顺应发展形势,是水产种业发展历史上一件大事,更是一件好事。希望分会能够充分发挥纽带和桥梁的作用,以法律法规为基本依据,以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引领行业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希望与会的专家学者、业界同仁能够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共商水产种业发展的大计,走出一条“科技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现代化水产种业发展道路。

  中国海洋大学 王剑敏 副校长表示,我国的水产种业品种资源丰富、优势突出、潜力巨大。以种业为带动,我国水产养殖初步形成了由保种、育种、扩繁、苗种生产为一体的产业化体系。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水产种业分会的成立,搭建了产学研合作的新平台,汇聚了领域内的产学研力量,合力攻克技术难题、破解产业短板,必将有力推动我国水产种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青岛市海洋发展局焦明伟局长提到,青岛市将借助水产种业分会的力量,持续发力,积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加快水产良种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实现高端人才聚集、前沿技术突破、优质项目转化、核心企业壮大,打造全国乃至世界顶尖的水产良种研发创制高地和水产种业产业化应用基地。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郭鹏总农艺师表示,种业是水产养殖业的芯片,作为水产养殖大省,山东将紧扣构建现代水产种业体系这一主题,聚焦水产种质保护、水产育种创新、良种繁育推广、培树壮大龙头企业等方面,不断提升水产种业竞争力,为全国水产种业振兴贡献山东力量。

  中国工程院刘少军院士认为,水产种业分会的成立聚合了鱼、虾、蟹、贝、藻等多个大品类水产行业的尖端力量,正式启动了中国水产种业行业协会化管理建设工作。预祝分会成立能够推动国内水产种业产业高端平台打造,协助企业进一步攻关育种难题,解决新品种引进、保种问题,推进种源遗传改良技术,为种业产业的科学发展汇集扎实力量。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崔和 会长宣读分会成立文件及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包振民为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水产种业分会会长的决定。包振民会长宣布了分会一届一次理事会领导成员名单。水产种业分会秘书长宫庆礼宣读分会工作细则及产业自律公约。分会常务副会长李晓东揭晓分会会标并介绍设计理念。

  分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院长包振民当选分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华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冰川当选分会第一届理事会执行会长;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晓东当选分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副会长;渤海水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荣安等21人当选分会第一届理事会副会长;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宫庆礼当选分会第一届理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分会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麦康森、中国工程院院士林浩然、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少军、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松林等5人为水产种业分会顾问;聘请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戈贤平、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关长涛、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何建国、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宋林生、国家藻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逄少军、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杨弘、大连海洋大学教授常亚青等7人为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孔杰等67人为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包振民院士作为首届会长他提到,水产种业作为水产养殖业发展的芯片,与产业发展息息相关。当前,我国水产业发展正面临着深刻的变化。新的形势对我国水产种业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虽然我国水产业已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在创新体系、生产体系、产业体系、行业经营等环节,还存在着与新任务和新要求不相适应的短板和弱点。为提升我国新时代水产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强行业合作,推进产业健康发展。需要行业联合起来,一要着力抓好创新,加快培育高产高效、优质绿色、专用特用的新品种。二要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推进科技合作,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做强做大做优产业主体。三要强化公益服务,尊重科学,加强监管,严格自律,将我国水产种业做成品牌、名牌。

  本次大会汇聚了产、学、研等各领域的专家和产业人士,各院士、体系专家对水产种业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共同探讨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桂建芳院士介绍了现有的五种行之有效的鱼类遗传育种技术,他指出,基于基因组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的精准育种可以做到育种目的精准,技术路径精准。“自由”选定适当精准的技术路径,就可创制不同鱼类的优异经济性状和品种。鱼类的人工繁育历程就是一部寻找“完美鱼”的历史,从古至今,人类都希望找到肉质好、产量高、病害少、繁殖快的“完美鱼”。只有到了精准育种时代,才能真正找到各种性状之间相生相克的平衡点,无限接近完美鱼。基因编辑技术是非常安全的,如同生物的基因在漫长的时间里会随机突变,基因编辑只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加速实现了漫长突变的一种可能性。

  传统育种技术难以培育出抗病高产良种,陈松林院士团队在完成基因组测序的基础上,研制出我国首款鱼类抗病育种基因芯片--‘鱼芯1号’,并基于其基因分型结果和牙鲆抗病基因组选择技术开展了抗细菌病良种选育,育成高产抗病鲆鳎鱼类新品种2个。基因组编辑性控育种技术已经在半滑舌鳎取得成功,将继续以鲆鳎等海水鱼类为对象,将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推广到其他重要养殖鱼类上,为我国鱼类抗病高产良种培育和种业发展提供新的技术手段,推动我国鱼类种业的快速发展。

  何建国教授指出,我国淡水虾蟹养殖品种主要为5个,即罗氏沼虾、青虾(日本沼虾)、克氏原螯虾(小龙虾)、南美白对虾和中华绒螯蟹。相比于淡水虾蟹养殖品种,我国海水养殖虾蟹相对丰富,主要品种包括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日本对虾、中国对虾、青蟹和梭子蟹6个品种。小龙虾虾的年均增长速率最高,产量已经超过凡纳滨对虾,成为虾蟹类第一大品类,但目前国内尚无选育成功的小龙虾良种可供应用。

  逄少军提到,我国海藻产业已形成育种、养殖、产品深加工及贸易等全产业链。海藻是来自海洋的一类独特农产品。广泛被国民经济需要海带作为“舶来品”,国内海藻学工作者已经解决了“能不能养和如何养”的问题。我国藻类产量占据世界总产量的50%,无论产量、栽培面积,还是栽培物种多样性、栽培及育种技术方法乃至产地范围,都稳居世界首位。

  马爱军介绍了我国海水鱼类产业现状、海水鱼类育种基础性工作、海水鱼类育种技术创新、海水鱼类种业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她指出,我国的海水鱼类繁育与养殖技术研究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而规模化养殖则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从近五年的统计年鉴数据来看,海水养殖面积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养殖产量一直呈现增长趋势,且十分明显,这与育种工作、良种覆盖率的提高是分不开的。

  常亚青介绍,海参、海胆是中国水产重要养殖种类。自20世纪90年代,水产原良种建设工程启动以来,中国经济棘皮动物种质资源保护取得了长足进步,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棘皮动物种业体系,但仍存在不同层面的诸多问题和挑战。

  邹桂伟介绍了全国大宗淡水鱼年苗种数量及产量、大宗淡水鱼良种培育现状、育种技术取得的最新进展。他指出,影响淡水养殖动物生产效益的几大科技因素中,良种的科技贡献率达50%。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2008年成立,多年来,体系始终以青鱼、草鱼、鲢、鳙、鲤、鲫、鲂这七大品种为主导产业。针对当时良种缺乏问题,体系开展大宗淡水鱼的良种培育、苗种扩繁及配套技术研究,在银鲫、鲢、鲤、团头鲂和草鱼等方面取得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目前共研发新品种13个:其中鲢1个、鲤6个、鲫5个、鲂1个。建立良种标准化快速扩繁技术体系14套,意昂代理良种平均亩增产达18%以上,建设良种扩繁基地50多个,形成良种扩繁与人工育苗技术体系12套,建立良种健康养殖模式13个,累计扩繁新品种苗种650亿尾以上,为产业提供良种保障。

  刘保忠围绕滩涂贝类的养殖模式、主要养殖省份产量、养殖所需的优质苗种供给、育种问题等展开论述。他提到,贝类养殖在我国海水养殖产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发展滩涂贝类养殖,投入少,见效快,效益大,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水产养殖技术。

  会议同期,召开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水产种业分会一届一次理事会。会上,理事代表踊跃发言,并表示将进一步加大与企业、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合力推动我国水产种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水产事业进步不断作出新贡献。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水产种业分会的成立,旨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业界人士共同商讨产业发展提供交流平台,实现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本次大会的成功召开,在推动产学研结合,引导行业自律,规范行业发展,推进标准制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这里大力整顿非法开采地下水!近40万吨池塘养殖、工厂化养殖鱼虾何去何从?

  ★ “蚝”情万丈!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牡蛎分会成立大会暨牡蛎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青岛召开

  重要提醒:近期有作者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到假冒科学养鱼投稿网站,投稿后不仅没有下文,更有的被骗取版面费等,本刊投稿网址为:不收取任何形式的版面费和审稿费,稿件一经录用,即付稿酬!敬请选择正确网站投稿!

  科学养鱼致力于普及养殖技术与养殖信息分享,为中国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渔民增收助力,与笔者联系(请注明地区+姓名+关注品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由:意昂(中国)官方平台渔业协会提供